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巴宜 / 文化旅游 / 景点介绍

苯日神山旅游区简介

巴宜区政府网站 2019-01-18 来源:巴宜区旅发委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苯日神山旅游区是以苯日神山为轴心,以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相汇共流——带为半环状水陆交错型游线,展现了尼洋河文明之生态形象及悠久历史宗教文化等为精髓,是自然与人文并举的藏东南人文走廊为愿属的复合型大景区。目前该景区拥有西藏原生宗教之千年道场苯日神山,以及环绕该山的七大古寺与转山古道、藏东南历史宝钥之第穆石刻,藏东南重点历史文化名村玉容增村,林芝地区三大格鲁派古寺德木寺,米瑞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等重要景点,除此之外,尼洋河风光带旅游区之壮丽秀美的江河体资源还可用于漂流和游艇体验。作为天河雅鲁藏布江唯一的游艇码头,尼洋河风光带旅游区还是水路方式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旅游景区。

放舟大江大河,感触工布文明,尽在苯日神山旅游区

苯日神山旅游区景区及景点介绍

(一)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位于尼洋河河口东北侧,著名的318国道即从该山与色季拉山间穿过。苯日神山是西藏原生宗教苯教的发源地之一,苯教认为该山的宗教地位仅次于阿里的岗仁波齐。苯日神山一带宗教遗迹甚多,最早可追溯到2600余前的苯教祖师东巴辛绕所开创的神柏林胜迹。之后,莲花生大师与苯教徒阿琼杰布在该山斗法且平分秋色的故事也非常著名。据苯日神山七大古寺之达卓莎寺记载,近代苯日神山的开创者为日巴朱色大师。苯日神山是当前西藏自治区多教派并存共荣的代表区域,除传统的苯教七大寺(现存五寺)外,还有传承数百年之久的格鲁派德木寺、羌纳寺,宁玛派曲觉拉康等。苯日神山及其周边所形成的苯教及工布藏族文化圈,至今仍是响藏东南康区等地的重要力量。

(二)尼洋河

天河雅鲁藏布江有年楚河、拉萨河、雅隆河及尼洋河四大支流,这一江四河流域衍生的文明构成了藏文明的主干。其中,尼洋河被喻为林芝人民的母亲河。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口西侧的高山湖泊拉木错,经工布江达全境后,于林芝县林芝镇立定村与米林县羌纳乡之间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公里。尼洋河水四季清澈若碧,源头至工布江达县为上游,多高山急流与深谷,工布江达县城至八一镇间为中游宽谷森林河段,八一镇以下则湾汊沟渠纵横如网,且河心洲密布。尼洋河河口段人口与村落众多,农业较为发达,因苯日神山之故,宗教与文明也自古昌盛,历来是工布藏族的繁衍生息区。由此孕育的尼洋河文明是影响整个藏东南区域的重要力量。

(三)苯日山七大寺

据建国初期的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及寺庙古籍记载,环绕苯日神山周围的山脚与山腰处共有七座苯教寺庙,分别是现存的达则寺(也称安多寺)、色迦更钦寺(也称大神鹰寺)、吉日寺、达卓莎寺(也称老虎跳舞的寺庙)、宗琼丹寺,以及“贡巴定巴”和“羊贡”两处遗址。苯日山七大寺皆为苯教寺院,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选址清幽,风光独秀。这其中,宗琼丹寺位于米瑞乡西北侧山腰处,正处苯日神山转山道上山起点,其上有琼隆神泉、通天树、大鹏石等系列胜迹;达卓莎寺位于林芝镇康布村,处转山道下山结束处,因建寺时曾有老虎前来献舞而得名,该寺除主供一巨大红石外,还有苯教祖师、苯日山近代开山祖师和建寺祖师神像;吉日寺位于林芝镇东侧山头,占地甚阔,以360度观景转经道赏尼洋河及色季拉西坡风光而闻名;色迦更庆寺因每年的神鹰节而得名,它位于卡斯木桃花村东侧的山脊上,以神鹰祭祀节闻名;达则寺藏语意为虎顶寺,又因历史上曾由安多僧人扩建而名安多寺,该寺所在的达则村村口,即为苯日神旅游区的入口。

(四)苯日神泉

位于达则村前往帮纳村的山脚处,桃树掩映经幡密布中一眼清泉自苯日神山而下,转山信徒多以此水净目。苯日山大转山道沿线,如此神泉有多处。其中以宗琼丹寺之上的琼隆神泉,苯日山主峰以北的神泉、康布村下山处的神泉(主要用于净足)及此处净目神泉闻名。

(五)千年古桑王

位于帮纳村的古桑树据年轮测算已有1600多年历史,树高7.4米,干围13米,主干体积达40立方米,树心充实,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被美称为千年古桑王。据民间传说:这棵桑树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为纪念其爱情而亲手种植的。尼洋河谷一带多蒙桑老树,该树种一身是宝,根、皮、枝、叶、果均可入药。其干色泽金黄致密,是制作木碗、响箭以及佛像的上好材料。

(六)藏王墓

位于曲古村与江河汇流观景台之间一大片经幡中。其中最大一处状若封土堆的所在即“藏王墓”。据民间传说和初步考古推证,吐蕃第八世止贡赞普被臣下设计杀害,头颅被抛入雅鲁藏布江,顺流漂至尼洋河口时,被当地人打捞上岸并厚葬此处。但近世以来,该处“藏王墓”多作为转苯日神山途中死难者的墓葬区,“藏王墓”封土台上还一度成为“天葬台”。

(七)江河汇流观景台(东北侧)

此处是欣赏尼洋河汇入雅鲁藏布江一带的绝佳观景和拍摄点。该处近可俯瞰尼洋河河口如网如织,河心洲密布,牛皮筏往来各牧场间的景象。远观则可领略江河汇流、远山相拥,万千气象或沉滞或舒涌,视野与胸襟都为之起伏的大气概。该观景台之后的山脊上还有一处名叫拉日江多的小寺庙。第穆石刻上曾记载与该寺同名的拉日江多峰。据吐蕃早期历史说法之一,吐蕃第一世赞普即是由七名苯教徒从该山峰上迎请为王的。拉日江多寺位置极佳,尽得江河汇流的风水气运,每逢藏历五月十五时,附近男女村民多会携酒游此山寺,并藉此良机择得佳偶,故该寺也有情人寺美称。

(八)立定渔村

立定村正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汇流处,水面开阔,鱼产丰富,该村历来有捕鱼和美食传统。尤其以雅鲁藏布江无鳞鱼制作的生鱼酱闻名。

(九)娘欧码头

是目前雅鲁藏布江上惟一一处正式的游艇运营码头,由此经水路畅游雅鲁藏布江而下,直至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的派镇码头,不单沿途美景、传说众多,而且还将拥有水上行舟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清新视野。

(十)玉容增村

历史文化古村落玉容增村最初名为达域龙增村,在工布藏语中意为“汉妃姐姐之家”,这里的汉妃特指唐朝时期的文成与金城两位公主。据民间传说记载,文成和金城两位公主先后经玉容增村入藏,并均遭奸臣妒诟而滞留此地。至今村东侧第穆石刻旁还有被称为汉妃梳妆台的石头遗存。据最新考证:该村还是民国时期著名涉藏传记小说《艽野尘梦》中女主角西嫄的故乡。

(十一)第穆石刻

第穆石刻碑位于林芝县米瑞乡玉容增村东侧的农田中。“第穆”是指工布地区(林芝、米林等地的古地名)的地方性保护神“工尊第穆(德姆)”,该保护神之名在这处石刻中有所记载。后来,第穆又成为这一带的地名,所以,考古工作者以“第穆”命名此碑。“第穆”作为地名后又被译成了“德摩或德木”。此块石碑是公元8世纪初中期时,由吐蕃赞普赤德松赞(764-815)与工布王“莽布支”勒石为盟所立。主要记载吐蕃赞普与工布王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相互认可并需遵守的权力与义务。该石碑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记录工布早期历史的惟一文物。

(十二)曲觉沃寺

在藏语中”曲”意为”水”,”觉沃”专指释迦牟尼,所以曲觉沃寺意为水边的释迦牟尼寺。该寺临雅鲁藏布江而建,内供奉一尊据说是天然形成的释迦牟尼四臂石刻神像。传说这是大昭寺主供之佛祖像应工布王阿结杰布之邀,从拉萨顺江而来,非常珠胜,寺庙因此而得名。这座宁玛派小寺庙的僧舍小院里鲜花众多。

(十三)德木寺

德木寺曾经是工布地区威名远播的格鲁派大寺,由一世帕巴拉活佛的弟子所建,原址在今鲁朗德木北沟,后搬至米瑞德木南沟。由于该寺地处川藏古道要冲,并占据工布与波密两地交界处,在区域性地缘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深受格鲁派重视,历世活佛均权高位重,其中三任活佛还曾出任达赖喇嘛之摄政。历史上的德木寺曾几度兴废,如今它仅维持一村寺规模。但每年藏历8月下旬的神舞法会,仍是工布一带盛事。德木寺以北的“雍错”修行地一带胜迹众多,是踏古寻幽的好去处。目前,由德木寺徒步翻越德木拉山口前往鲁朗林海的线路,是充满历史探访和户外体验的著名小径之一。

(十四)朗乃村

位于德木寺南侧,仅隔一沟,曲尼贡嘎村以及米瑞通往鲁朗的旅游公路即在此沟内。朗乃村传说中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的故乡,至今村里还生长着一棵所说是他的灵魂树,另外朗达玛头上长角的民间故事也能在村里找到印证。朗乃村的黄牡丹、工布农家美食,以及响箭、神舞等非特质文化遗产也相对突出。

责任编辑:罗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技术支持:林芝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主办单位:巴宜区人民政府 电话:0894-5883862

工信部备案:藏ICP备11000170号-3 藏公网安备 54262102000040号网站标识码:5426210001